退役军人优待证换银行难?老兵:折腾证!政策何时能活?
退役军人优待证换银行这事,到底有多麻烦?
一位80多岁的老兵拄着拐杖,在工商银行门口徘徊了半小时。
他手里攥着那张红彤彤的退役军人优待证,却始终没敢走进去。
原因很简单——这家银行离他家有二十多里地,每次来都得让儿子开车接送。
老人想不通,为啥当初办证时非得指定工商银行,村里明明就有邮政储蓄所。
这事说来话长。
退役军人优待证的合作银行有四家: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邮政储蓄银行和光大银行。
理论上讲,老兵们可以自由选择,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不是这么回事。
有些地方为了图省事,直接指定某家银行统一办理。
这就好比食堂打饭,明明有四个窗口,却只开一个,理由是"方便管理"。
我认识的一位战友就遇到过这种尴尬。他们县里只给办工商银行的优待证,可整个县城的工行网点就两个,乡下更是一个都没有。反倒是邮政储蓄和农行的网点遍地开花。这位战友每次取钱都得专程跑县城,来回车费比取的退休金还多。他自嘲说,这哪是优待证,分明是"折腾证"。
那么问题来了:已经办好的优待证,能不能换家银行?答案是可以,但过程堪比西天取经。首先得把原来的证注销,相当于"自杀"一次,然后再"投胎"重新办理。这套流程设计得就像某些单位的办事窗口,明明能一次搞定的事,非得让你跑三趟。
有位在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其实他们也很无奈。上面要求统一办理,下面反映实际困难,他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。有次接待一位农村老兵,老人说为了激活优待证,专门包车去市里工行网点,来回花了二百多块钱。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听得直叹气,可制度就是制度,谁也不敢破这个例。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优待证的金融功能。按规定,这张卡可以不开通银行功能,但实际操作中,很多地方强制要求激活。有位老兵愤愤不平地说:"我又不指望用这卡取钱,就想坐公交能免费,凭啥非得逼着我办银行卡?"这话问得在理,可没人能给他满意答复。
银行方面也有自己的小算盘。每家银行都盯着退役军人这个群体,毕竟几十万张银行卡意味着可观的存款和业务量。所以你会看到,有些银行对办优待证特别热情,服务周到得让人受宠若惊。可一旦卡办好了,热情劲儿就跟着消失了,取钱排队照样得两小时。
说到换银行的具体操作,其实没那么复杂。先去退役军人服务站申请注销原证,再重新提交材料办理新证。关键是要有正当理由,比如原银行网点太少、使用不便等。服务站的朋友透露,只要理由充分,一般都会批准。但很多老兵不知道这个政策,或者嫌麻烦懒得折腾。
有位县里的干部说了句大实话:"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"他所在的县最初统一办理工行优待证,后来接到大量投诉,干脆放开让老兵们自己选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八成以上选了邮政储蓄,因为网点最多最方便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老百姓心里有杆秤,知道什么最实惠。
不过话说回来,优待证终归是件好事。至少国家还记得这些曾经保家卫国的老兵,愿意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优惠。只是好经别念歪了,别让原本的好政策变成老兵的负担。有位参加过边境作战的老兵说得好:"我们不怕吃苦,就怕被遗忘。"
银行网点多不多,老兵心里最清楚。